(农健/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2日《南方周末》) 家里长辈给他介绍相亲对象,还没见面他就先问女方对颜值的要求,“是否介意发型是光头”。 睡眠不足、学业压力、心理压力被清华同学们评为脱发的“三大元凶”。“不是我的发际线在后退,而是我在前进。” “如果植发面积非常大,还要考虑供发源够不够。” 90后对外形的关注及情绪上的敏感焦虑,正被更多人抓住商机。 摆在24岁王南面前的难题是,即使能够负担植发的费用,他也没有足够的发量来支撑手术。 “我咨询过植发,要把后脑的头发移植到前面,但我后面的头发也不多。”无奈之下,他只能蓄着中长发,左耳上方几绺头发粘腻腻地拨向右侧,但仍无法遮掩头顶至前额一片可见头皮的“光洁”。 最近,“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的话题火了。北大、清华均在校内发起问卷调查,近5000位学生主动参与,逾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脱发严重”甚至“快秃了”。 一位清华学生说:“真正头发稀疏的人是不会填这个问卷的。”正为脱发所苦,求医问药的王南也表示,看着朋友圈里大肆调侃“90后秃头”,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平均年龄仅22岁的“90后”们,真的秃了么? 第一批“秃头”的90后王南觉得家里没有谢顶的遗传基因,爸爸的头发比他还多些。脱发症状是从2015年,大三实习结束,从北京返回学校后开始的。 实习前,他对报社满怀憧憬,希望能够留下成为一名记者。但对行业知之甚少的迷茫状态,以及不积极的工作氛围,让他觉得自己错了,“二线城市二线学校的学生”,很难在北京立足。 半年后,他回到学校,开始宅在宿舍看动漫、打游戏。《东京食尸鬼》《亚人》等讽刺社会现实的“暗黑向”作品成了他的最爱,“从头一天早上7点,一直看到第二天晚上六七点”。 晨昏颠倒、作息紊乱的副作用迅速显现。“洗头发时,会抓出一整绺的脱发。”王南没当回事,默默爆几句粗口,就把头发全冲进下水道了。 没想到半年间,他头顶的毛发越来越稀疏,已经能明显看到头皮的轮廓。困境直接反映在求职道路上,他后来才知道有一场面试,“私下讨论过我的外形,差点没要我”。 毕业后,王南回到北京闯荡,一年内三度跳槽,终于成为正式的媒体记者。这个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职业让他常被调侃,“采访对象1984年出生,以为我是同龄人,笑我头发掉得太着急”。 放眼演艺圈,少发乃至光头艺人不在少数。但对普通人,尤其是年轻群体来说,“秃头”是个能被人一眼看穿的隐痛。 有房有车的北京青年也十分担心漂亮姑娘“看不上自己”。邵羽是美国海归,现在国内知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因为脱发严重,植发又太贵,他干脆选择了剃光头,日常戴顶棒球帽。家里长辈给他介绍相亲对象,还没见面他就先问女方对颜值的要求,“是否介意发型是光头”。 2017年下半年,有相熟的年轻女同事提醒王南要“捯饬捯饬”,于是他开始在医院治头发,花了三千多块钱买药和洗发水。可惜效果甚微,“没有增发,只比以前脱落得少些”。 丁香诊所主治医生聂顺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年轻人脱发以脂溢性脱发居多,其次是雄激素性脱发。前者表现为头发稀疏、头屑增多,可以用特定治疗性洗发水处理。后者可通过药物的外涂内服延缓脱发。 聂顺利说,“两者相互重叠的很多,雄激素脱发更不好治疗”,疗效也不满意。“终极办法就是手术植发”,但治疗方案及效果因人而异。 王南没想到,这些脱落的头发“金贵”在不可逆,若想再“长回去”,代价将以毛囊数量计位,动辄上万元,手术费用极高昂。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植发的原理是从位于头后脑的后枕部提取毛囊,种植到需求部位比如头顶,一个毛囊的植发价格从10元到20元不等,如果存活了,理论上可生长出1-4根毛发。 鸡蛋大小的一片秃头,至少需要移植500单位以上的毛囊。“地中海”式的重度秃头患者要达成正常的发量,至少要4000毛囊,手术4-6小时,费用在4万元左右。 2011年,英格兰球星韦恩·鲁尼在推特上宣布自己做了植发手术,但效果不佳,两年后再度植发。2017年年初,演员杨幂也在出演古装剧后被吐槽发际线升高,在微博喊话“再批评我就去植发”。 但一家专业毛发医院的咨询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是否适合做植发要到医院检测后才知道,“如果仅仅是头发稀疏不建议种植,要完全裸露头皮才能植发”,此外“如果面积非常大,还要考虑供发源够不够”。 “未秃”的焦虑者从大三到大四毕业前,王南陷入了极度迷茫且自我怀疑的糟糕状态。当时他“根本没拿秃头当回事”,认为是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回家休养并开始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经过努力,毕业后他终于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抑郁症也有所缓解,又开始拯救自己的为数不多的头发。 如果说王南是因为非名校出身而遭遇就业压力进而导致脱发,北大清华的调研则表明,名校学生也不同程度地遭遇着脱发的困扰。 一位刚从清华毕业的硕士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她和朋友们经常把“秃头”挂在嘴边,“以前说早点睡抗击黑眼圈,现在都在聊保卫发际线。”每次熬夜赶论文、准备课堂陈述报告时,大家都喜欢发一张“我变秃了,也变强了”的表情包互相调侃。 清华大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凌晨0-1点入睡的受访者占比76%,且睡眠时间越晚、年级越高,脱发情况越严重。 睡眠不足、学业压力、心理压力被清华同学们评为脱发的“三大元凶”。有20%受访者称,自己在近一个月内被人说过发际线变高。他们自嘲道:“不是我的发际线在后退,而是我在前进。” 在进入职场后,“发际线忧虑”在一些智力密集型、工作强度较高的市场化机构中也尤为突出。 (责任编辑:每日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