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宿城区埠子镇陈集村蔡东组村民蔡士民今年85岁了,他从小因为家庭贫困没上过学,十几岁就喜欢到集市上听民间艺人说书唱戏,因此也喜欢上了文艺。后来他自编自演,成为当地的民间艺术骨干,近年来,他创作的文艺节目,深受广大村民们的喜爱。12月28日,记者采访时,这位老人讲述自己年轻时难忘的一件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记得在我懂事以后,就帮助家中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那时候主要就是拾粪便。每逢农历的每月沾到一、三、六、八的那天是埠子镇的逢集日,我就会背着粪箕到集市上去转转。有一天,我转到书场,看到一对男女民间艺人在唱扬琴,男的打板,女的在唱,看了非常开心。从那以后,逢集日我去赶书场就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逢集日街上书场不是一个两个。有时唱扬琴的人没到,我就去听唱大鼓。唱扬琴和唱打鼓的人都有一个规律,就是观众不多时,他们都先讲一小段子故事,等观众到齐了他们才开始唱正本。多少年来,我听会了五六十个故事,现在我还会到公园广场、街头巷尾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把一些老哥哥老姐姐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出眼泪来。 记得在1971年2月,一个小故事帮了我一家子的大忙,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荒。 一天上午,大队干部带一个公社负责政工的书记,到我家说:“听说你很会讲故事,你能不能找一个和毛主席语录能对上号的故事,讲好了县里会给你奖励的,讲不好可要倒霉的,这是政治任务,你一定要完成。”我说:“想想看吧。”来人说:“你明天上午到公社去一下。”当时我感到有很大的压力,晚上一夜也睡不着。天亮了,才想起一条和毛主席语录相关的故事。毛主席语录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第二天,大队干部到我家问:“蔡老兄,你想起来没有?”我说:“想起来了。”他说:“能想起来就好,那你就跟我去公社吧。”到公社会议室,那位书记说:“你想好了,就说给我们听听。”我把我想起的那个故事对上那条语录讲了一遍,大队干部和公社在场的所有干部听后一齐点头,都说很好很好。让我再过一天早上来公社,公社会有人和我一起去参加大会。一位公社干部对大队干部说:“蔡士民家中人口多,很困难,身上这身衣服是不能参加大会的,你到供销社给他买一身衣服、一顶帽子和一双黄色解放鞋。” 我按照时间要求来到公社,有人带我到县里参加大会,早上7点钟就到达县里的大会堂。到那后才知道,我们宿迁县当时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淮阴专区在宿迁县召开现场会。带队那位公社干部把我介绍给大会负责人。那位负责人很和气地对我说:“你选择的“活学活用”语录和那个故事很吻合,上台后一定要振作精神好好讲。”说着就叫人把我带到席位上。 我看前边那几个上台讲故事的人都意气风发,红光满面的,而我这个农民跟他们实在不相配。不过我想,既然来了,就得尽最大的努力演讲。前面几个人讲完后,主持人说:“下面有请埠子公社陈集村蔡东生产队农民蔡士民讲故事。”一阵鼓掌过后,我走到讲台中间,台下有人看到我这个打扮,好像非常扫兴。 不过我开始振作精神,故意提高了嗓门: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我说个历史故事来验证毛主席的话,无论是放在国内、国外还是过去和现在,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下面我用一个历史故事来说说:古时候有个大地主家来了两个客人,一个是大商人,一个是当地官员。这天下着大雪,地主说,今天我们以雪为题吟诗一首。大商人说,我先来:“漫天白银落满地。”官员接着第二句:“这是我主好福气。”地主接着第三句:“但愿此雪下三年。”蹲在门旁的长工一听很生气,指着地主说:“放你娘的狗臭屁!” 以上4个人有着4个不同的身份,他们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商人张口就是白银就是钱,当官的赤胆忠心保自己的主子,而地主呢?但愿此雪下三年,农民颗粒无收了,他好大放高利贷发不义之财。而农民则不然,颗粒无收就没办法生存了。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都为本阶级做事、说话。毛主席的那一条语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完后,台下一片热烈的鼓掌声。接下来,就到宿迁第一招待所,吃到从未见过和未吃过的满桌大餐,敞开肚皮美美地吃了一顿。临走时,一位干部拉住我的手说:“蔡士民同志今天表现很好,县里奖励给你20元钱。”到家第二天,公社又奖励我10元钱。 老伴和我商量,用这个钱给四个孩子每个人做件小褂子,好过个夏天。我说不行,这个钱一分也不能动,因为我们家年年透支,口粮都不够吃的了,特别是青黄不接的春天,家里已经没有粮食了,这钱得买救命粮。就这样,我家靠这点钱买粮食度过了那年的春荒。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富裕起来了,现在家家奔小康。回顾过去的一切,我们更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记者 徐其崇 实习生 李宜竞)
(责任编辑:每日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