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珍/文 那日,一位文友邀我和老伴聚聚,在她家书房翻书时,发现她的书中夹着一份红色的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结婚证,这让朋友意外惊喜,因为他们的这份“营业执照”已误失多年,不知弄哪去了,今天让我碰到真是太巧了。 朋友的结婚证和我们的结婚证相仿,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发的。在去年我们庆贺结婚四十周年的时候,老伴想让孩子们看看那个时代发的结婚证,可是她翻箱倒柜硬是没有找着。看到朋友的结婚证夹在书里,心想,我们的结婚证能不能也夹在书里呢? 我和老伴都是书迷,闲暇无事时乱翻书,心中充满惬意!那一日我俩在家翻弄着那一本本精装简装,或新或旧的书籍,顺便清理一下书橱。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书橱中最里边的角落,那里摆放着一本《红岩》,那书已毛边折角,但殷红的封面却引人注目,是我老伴看过多遍的一本书。我顺手拿过翻阅,只见一红色物件飘落在地,老伴眼睛一亮:这不是我们的结婚证书吗!那真是:翻箱倒柜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说起那个时代的结婚证与当今时代的结婚证是完全不同的。它非常简朴,像豆腐快那么大小的两张红色纸片薄薄的,不象现在的结婚证那么精致。封面写着:结婚证书,下有个黄色的五角星。打开后,左上面印有毛主席带着军帽的像章闪耀着金光,下面是醒目的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语录的下框是用金色谷穗和向阳的葵花围成的。这些图案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颇有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印记!右面也没有贴我俩的照片,只是写着二人的名字、性别、年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特发此证。尤其让现代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颁发此证的竟不是婚姻登记部门,而是林业局的“革命委员会”!封底写着:勤俭节约,计划生育。红底金字,虽然简朴却也象征着吉祥喜庆。记得领结婚证时她在林场伐木小工队检尺,因冬运木材生产会战忙,脱不开身,是我到她们那个林场开的介绍信,一个人去局里领的。工作人员说你咋一个人来了?不行啊!我说明情况这才发给结婚证。 捧着这张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领到的“营业执照”,我眼前浮现出了当时结婚时的情景,说来也不怕大家笑话!那是文革的后期,那年代物资极其馈乏,连双皮鞋都买不到。我穿着一套(给拖拉机手发的)蓝色的新工作服,脚穿黄色棉胶鞋。老伴穿着略比我耀眼,她外套着一草绿色军装,脚穿一双大头鞋,梳着齐耳短发的五号头,带着棉军帽,英姿飒爽,满面红光,如一个女兵。 那时结婚没有专业主持人,就是村里能说会道的支客。婚礼是在林场大食堂办的我和我的另一半双双向墙上的毛主席画像敬礼后,应大家的要求,流畅地背诵了一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毛主席语录,没有象现在的热吻啊拥抱啊,连平时见面都不敢拉手。互赠礼物时没有什么金戒指等礼物,只是我赠给她一本毛主席语录,她送我一支心爱的钢笔。在大家的欢笑声中,我和妻子为前来祝贺的朋友们一一送上喜糖,喜烟,总算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时结婚典礼并不重要,就是那顿婚宴人们看它甚至比领结婚证还重要。吃过这顿饭,男女就可以正式标志着成为合法夫妻,否则在这之前若是同居的话,会让左邻右舍指脊梁骨的。 那时候婚宴大都在自己家造厨,一栋房打开杖子在各家开席,非常热闹。母亲费了一番心思,还特意请了一位掌勺的大师傅,想方设法凑十多个菜,既不能太浪费,又不能太“掉价”,因为人们都有个比较,哪家的婚宴好,吃后都会有一番评论,那时物资还是比较贫乏,人们把吃一顿结婚宴席还当成挺大的事。 那时因工资少,亲朋好友随礼3元5块就可以,也有送暖瓶脸盆的,送的最多的是《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和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在结婚酒席上可以敞开肚皮解解馋,大碗喝酒过足酒瘾方离去。我们结婚时没有单独的婚房,和母亲弟妹住在一起我们住小屋,没有家俱,没有电器,唯一有的是两颗火热的心! 婚后第三天,我们就各自回小工队上班了。 四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看着这张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结婚证时,心中涌起一丝酸楚,一丝愧疚!因为当时我家境窘迫,结婚时她想戴的一块上海手表我竟没能满足,更没能为她送上一玫结婚戒指!现在想来,有点委曲了她! 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结婚证,在岁月的洗礼中已泛黄!但我们从风雨中走过来的爱,却依然保持着当初的颜色……
(责任编辑:每日一笑) |